一、微专业介绍
生物医药产业是浙江省和绍兴市重点发展的“万亩千亿”产业,随着产业提档升级和国际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医药管理与商务微专业立足绍兴生物医药产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绍兴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合作平台,开展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微专业面向药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语、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本科生,以培养懂医药、知法规、善管理、能交叉的复合型生物医药人才为培养目标。
微专业成立了一支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生物医药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团队教师具有医药、化学、生物、商务英语和国际商务等专业背景,注重学科交叉和专业互补。设置《生物医药导论》、《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国际商务》和《医药商务英语》4门必修课,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和体验式教学方式,传授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培养学生药品注册申报、药事法规、国际商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完成4门必修课学分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选修《创新项目训练》课程,以企业需求设立课题,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药品注册申报实务、商务合作等实战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课程评价不惟考试分数,采用企业用人要求与学校培养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完成微专业课程取得合格证书的同学,我们将优先推荐其去生物医药企业实习就业,经企业考核同意,有机会减免试用期期限。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主要面向校内药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语、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2023和2024级在读本科生。
2. 招生人数
30人。
三、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线上学时 |
线下学时 |
开设学期 |
生物医药导论 |
2 |
32 |
8 |
24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2 |
32 |
8 |
24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医药国际商务 |
2 |
32 |
8 |
24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医药商务英语 |
2 |
32 |
8 |
24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创新项目训练(选修) |
2 |
32 |
/ |
32 |
2025-2026学年暑假短学期 |
四、教学安排
1.学制
1年。
2.教学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授课地点为河西校区以及校外实践基地)。
3.教学时间
授课安排以后期通知为准。
4.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要求,采取课程论文、考试、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
5.结业证书
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必修课程,考核合格的学员,经审核后授予绍兴文理学院签发的“医药管理与商务”微专业结业证书。
6.学费以及相关政策
本期微专业录取后不收学费。
微专业课程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单,不计入绩点。微专业课程考核成绩,与评奖评优、毕业及主修专业学位授予资格审核不挂钩。
完成“医药管理与商务”微专业全部必修课程修读的学生,可提交申请将已获得的微专业课程学分认定为“社会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程4学分以及第二课堂2学分。
五、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2025年7月2日-7月10日
2.报名渠道
学生进入教务系统通过统一身份认证中心登录,方式如下:
打开教务处网站://jwc.agylc88.com/,在ag娱乐城点击“教务管理系统”,在“统一身份认证中心”页面输入账号、密码。账号为学生学号,密码为统一身份认证的密码,或用“忘记密码”功能找回,或用其他方式中的“企业微信”扫码登录。登录后,在“报名申请-辅修报名”中选择“医药管理与商务”微专业报名。
3.选拔方式
如实际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数高于拟招生,则通过专业面试进行选拔。
4.联系方式
吴春雷老师(13575545704),郦勇老师(17857059351)
六、课程介绍
1.《生物医药导论》(必修课)简介:生物医药产业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产品研发、生产相结合,以及与各种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由校内外专家共同讲授,内容包括各类药物的性质、用途以及制备相关的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技术,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介绍AI辅助制药、靶向蛋白降解技术、ADCs定点偶联等先进前沿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悉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将来从事生物医药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药事管理与法规》(必修课)简介:药事管理与法规是医药领域的重要学科,旨在规范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全周期的监督管理,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可及。本课程采用案例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模式,由校内外专家联合授课,内容涵盖药品管理法、GMP/GSP规范、药品注册申报审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核心法规体系,并结合医药行业实际案例,探讨药品集采、药品专利保护等热点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药事法规的框架,为将来从事药品生产、销售、注册、知识产权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医药国际商务》(必修课)简介:医药国际商务课程在全球医药产业深度融合与中国医药企业加速“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聚焦“医药专业+国际商务”的学科交叉融合,旨在培养通晓国际医药市场规则、具备跨国商务运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紧扣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系统构建以下核心内容:学习支撑国际医药市场运行的核心理论基础,包括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医药产业专利壁垒、全球供应链特性,构建对国际医药市场运行逻辑的系统认知。基于医药产业特点及案例,深入学习国际商务谈判的理论基础、核心策略、沟通技巧与实践操作规范等。
4.《医药商务英语》(必修课)简介:医药商务英语是一门结合药学专业知识与国际商务英语技能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药学商务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药学专业知识与国际商务场景,涵盖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药品监管、市场营销等核心领域的专业英语表达。通过商务邮件撰写、商务报告制作、国际会议沟通及商务谈判模拟等模块,学生将掌握国际商务沟通的基本技巧,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真实商务场景中灵活运用英语,为未来参与国际药学项目、跨国企业工作或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5.《创新项目训练》(选修课)简介:本课程属于选修类实践课程,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8个学分的学习任务后,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本课程。创新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校企合作导师设置与本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分析测试、药品申报、商务合作等方面的课题,并向学生发布课题名称和要求;学生以1-3人为一组,各组通过选题确定课题和导师;在双方导师指导下,各组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掌握产业所需的论文(法规)调研、实际操作、文本撰写和现场答辩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合作和创新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